项伯,又名项缠,其为人好行侠仗义,但也因为这个性格,在早年的时候,就杀了人。为了躲避官府的捉拿,他就跟着张良去了下邳躲避,本来他们两人就有交情,在项伯避难时,张良又对他很好,所以他们的交情就更加深厚了,并且项伯对张良更是引为知己。
在鸿门宴之前,由于刘邦在函谷关设有关卡,不让项羽的大军进城,这让项羽很生气,再则刘邦又先于项羽进了关中,更让项羽不能容忍,于是决定攻打刘邦。
当时项羽实力强大,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,若两军真的打起来,不仅刘邦可能在劫难逃,而且连刘邦的将士和谋士也难逃一劫。
项伯考虑到自己曾经的知己好友张良正在刘邦那里效力,他担心两军交战,会连累到张良,他不愿弃张良而不顾,于是就不辞辛苦的去到刘邦大营找到张良,并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告诉张良,希望张良能和自己连夜离开。
但此时张良却不愿弃刘邦于不顾,他心里还是希望能相助刘邦,所以就把项羽要进兵的消息告诉了刘邦。
刘邦心里也知道,此时以自己的实力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,为了避免项羽攻打自己,于是就和张良一起拉拢项伯,希望项伯能在项羽面前为自己说情出力。
当时刘邦对项伯非常客气,不仅一口一口的称项伯为兄长,而且还要和项伯结成儿女亲家。当然项伯心里并不愿意作出对项羽不利的事,所以如果刘邦只是单纯的拉拢项伯,项伯是不愿帮助刘邦的,于是刘邦又向项伯表明自己对项羽的忠心。
这时项伯觉得,刘邦既然对侄子项羽忠心,又何必出兵攻打他,为他说情可以避免两军伤亡,这对项营将士确实有利无害,所以就答应相助刘邦,甘愿做项羽和刘邦的调解人。
之后在鸿门宴上,项伯确实为刘邦解了不少围,得以保护了刘邦,这一点,刘邦心里还是挺感激他的。
后来在楚汉相争时,项伯为了张良,又曾相助刘邦。
当刘邦打败项羽取得天下后,刘邦念及项伯曾相助自己不少,所以就赐他姓刘,并封为射阳侯。
而当初刘邦答应和项伯做儿女亲家,则没有成为现实,因为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之子赵王张敖为妻。
项羽兵败自刎,但在江东百姓的心中,他仍然是一位大英雄,而项伯得以存活并受封为侯,但当他想到或者看到江东父老时,不知他有何感受?应该心里很不开心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